安吉是全国闻名的竹乡,近年来安吉实现了从卖原竹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的多次跨越,同时通过发展竹海旅游等相关竹产业,充分展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湖州提出的“亩产论英雄”,更是践行“两山”理念,将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导向融于一体,促进了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提质增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延绵起伏的山峦间,一条条笔直的公路直通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横溪坞村,在这个典型的江南花园式山区村落,记者感受着清代诗人王显承给予的赞美——“斜穿大岭出林间,旋入横溪一径涧,尽显象牙山下好,小桥流水碧湾湾。”尽管总人口只有1100多人,但这里却有着安吉县唯一一家村办集体企业——横溪坞茶厂,安吉县首家毛竹股份合作社也在此成立……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的分红都来源于当地的绿水青山。
“村里的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横溪坞村村主任高连中自豪地拿出他们的村报《醉美横溪》,上面用两个版面刊登了该村毛织专业合作社的分红情况,每一位村民的股份数、分红资金数量都有着明确的记载,在总数一栏记载着228户村民共享受了849929元分红。高连中告诉记者,2015年该村通过竹林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通过毛竹的分量、市场价、砍伐价精准地测算出每户竹农的股份比例,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在毛竹收购价格逐年下降导致竹农收益降低的现状下,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用工的方式,降低了管养、砍伐和运输成本,让竹林纯收益提高了30%左右。“我们除了销售毛竹以外,现在也开始向多种经营并存的方式转变,每年的毛竹料粗加工、林下经济、竹林旅游和竹林租赁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今年又有投资商通过合作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租赁了2000亩竹林,目前100万元的定金已经到位。”谈起下一步的发展,高连中显得信心满满。除了毛竹合作社以外,该村的横溪坞茶场所产“紫沟坞”系列茶叶被中国农科院认证为有机茶产品,连续两届获浙江省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银奖,每年可产生利润100余万元。2017年村集体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5100元。
绿色竹海泛金光
作为全国知名的竹乡,在近40年的时间里,安吉县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该县先后获得“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竹材装饰装修示范基地”、“中国竹凉席之都”、“中国竹纤维产业名城”、“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等区域荣誉称号。
“我们厂主要生产竹地板和各种竹工艺品,主要销往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目前我们也开始进行国内市场的开拓。”记者在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陈斌的带领下,来到了浙江永裕现代竹产业生态博物馆,这里既有充满现代设计感的竹灯、厚实的竹地板,也有绵软的竹毛巾、竹衣服。一把古典风格的太师椅,外观厚实,敲击声厚重,如果不说明,很难看出是竹子做成的。陈斌告诉记者,永裕公司自2000年创业以来,布局浙、闽、赣、湘、滇、鄂、皖等竹乡优质竹林,坚持引进、开发、创新和发展的道路,公司产品体现生态与科技的有机融合,集美观、品质、环保等优点于一体,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标准,远销北美、欧盟、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并在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和杭州等地设立了直销窗口。
一支竹子通过安吉人的巧手变成了能吃(竹笋)、能喝(竹饮料、竹酒)、能居(竹房屋、竹家具)、能穿(竹纤维衣被、毛巾、袜子)、能玩(竹工艺品)、能游(竹子景区)的时尚用品,形成了多系列5000多个品种,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民富县强的道路。
亩产论英雄
“‘亩产论英雄’改革是湖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湖州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赵卫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除电厂、燃气等公益性企业和矿山企业以及新升规上尚在过渡期内企业不纳入评价外,全市已完成9172家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11家,规下企业6461家,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和3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的评价全覆盖,部分县区实现了全部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高质量完成了企业综合分类评价工作。
根据企业评价年度各项考核指标数据,按相应比例分成a、b、c、d四类企业。a类为重点扶持类。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20%(含)的规模以上企业以及上市企业。b类为鼓励发展类。综合评价得分排名20%-70%(含)的规模以上企业和排名前50%(含)的规模以下企业。c类为帮扶提升类。综合评价得分排名70%-95%(含)的规模以上企业和排名50%-90%(含)的规模以下企业。d类为倒逼转型类。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后5%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后10%的规模以下企业。“不同类别的企业在用能、水价、土地使用、排污、融资支持、财政支持等九个方面都将享受差别化的政策。”赵卫明介绍,“亩产论英雄”,就是鼓励企业用最小的单位用地、用电等消耗实现单位产出和效益的最大化,引导企业向“效益好、贡献大,占地少、能耗低”的方向发展,从而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集聚集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在越来越突出的要素制约面前,以惜土如金般的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精“亩产”文章,算好亩产投资、亩产经济效益、亩产社会效益的“精细账”,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常在,金山银山绵延。路过湖州,记者看到青山叠翠,碧水环绕,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一幅富有江南特色的美丽长卷,催生着一个个“美丽经济”新业态,竹林经济、竹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条件下,湖州不再简单地以经济总量算“笼统账”,而是要起了亩产投资、亩产经济效益、亩产社会效益的“精细账”,走出了一条“亩产效益论英雄”导向下的精细开发、集约开发、生态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与湖州情况类似,我市也是竹资源大市,竹林面积近270万亩,位居安徽省第一。近年来,我市也持续推进竹加工产业,围绕市委、市政府“整合林业资源、优化林业结构”的工作思路和制定的发展目标,在抓龙头、打品牌、培育大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形成了林业加工产业集群。我市生产的竹扇、脱水竹笋制品、户外竹地板、竹塑复合材料和竹木复合集装箱板在行业内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但相比于安吉县竹产业的四次跨越,我市竹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不高的层次,研发投入不够、自动化程度不高、知识产权、产品品牌、人才队伍与综合服务较为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今,对比学习湖州,我市的竹产业应该、必须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