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yb亚博全站首页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19-06-19 10:33 字体大小:

金指环


直径1.5厘米,高0.4  厘米。

19914月宣州市外贸巷西晋墓出土。

西晋时期金质佩饰。圆环状,器身捶揲成扁条形,内壁光素,外壁錾刻三排圆点纹,圆点深凹,排列密集。

指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普遍流行,江苏宜兴晋墓和辽宁北票房晋墓都有出土。此指环的环面上錾出密集圆点纹,既增添了器物的美感,又可在缝衣时作顶针之用。


“福在眼前”金饰

3.5厘米,宽2.4厘米。

19865月宣城基建局大楼出土。

清代金质饰品。通体捶揲成薄片状,上半部略呈半圆形,用錾花技法刻出蝙蝠纹,下半部圆形,用镂空法刻出“万”字纹,“万”字纹上及整片饰的四周錾刻由圆点组成的云纹。

金饰造型别致,构图简练、古朴,“ ”原为梵文,为佛门圣地常见图记,采用为汉字后,读为“万”,被视为吉祥万福之意,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蝠与福谐音,蝙蝠成为 “福”的象征,吉祥纹样中常用蝙蝠形象,“ ”纹与蝙蝠纹巧妙结合,寓意“福在眼前”、“万福临门”。


漆樽

通高15.6厘米、直径10.4厘米。

19965月宣州区石板桥战国墓出土。

战国时期生活用具。圆筒形,直腹,平底,有盖。腹部一侧置圆环形铜,底部镶一周铜圈,下附三兽蹄形铜足。木胎,卷制。樽内髹红漆,外髹黑漆,朱绘纹饰,口沿内外和下腹部绘点线纹,中部绘变形兽纹和卷云纹;圆平形盖,盖上均匀分布三个铜质环状钮,朱绘云纹和草叶纹。

樽为古代盛酒器具,是战国和汉代常见的生活用具。广泛流行于上流社会和普通百姓之间,一般与杓、耳杯组合起来,置于宴饮场合。该器物造型庄重典雅,器身镶嵌铜、铜足和铜钮,不仅使器物形制美观,更使器物经久耐用。


漆樽

通高11.5,直径10厘米。

19991月宣州区敬亭苑汉墓出土。

汉代生活用具。圆筒形,直腹,平底,腹部一侧有圆环形铜,底部镶一周铜圈,下附三兽蹄形铜足。木胎,卷制。樽内髹红漆,外髹黑漆,口沿内外朱绘点线纹和几何纹,腹中部用黑漆绘变形凤鸟纹,间绘朱色卷云纹,下部绘红色点线纹一周。构图生动,线条流畅,纹饰精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